“食品安全五大要點”是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消費者和食品從業人員的建議,目的為在食品制備和存儲期間減少危險微生物污染。目前全球已經有95個國家將這五大要點納入教育項目。五大要點海報已經被翻譯成66種語言,以便各國人民使用。
1
保持清潔
?享食品前需要洗手,準備食品期間經常還要洗手
?便后洗手
?清洗和消毒用于準備食品的所有場所和設備
?避免蟲、鼠及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實物
歌訣:
餐前便后要洗手,洗凈雙手再下廚。
飲食用具勤清洗,昆蟲老鼠要驅除。
為什么:
多數微生物不會引起疾病,但泥土和水中以及動物和人身上常常可找到許多危險的微生物。手上、抹布尤其是切肉板等用具上可攜帶這些微生物,稍經接觸即可污染食物并造成食源性疾病。
2
生熟分開
?生的肉、禽和海產品要與其他食物分開
?處理生的食物有專用的設備和用具,例如道具和切肉板
?使用器皿儲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觸
生熟分開
歌訣:
生熟食品要分開,切莫混雜共保存。
刀砧容器各歸各,避免污染惹病生。
為什么:
生的食物,尤其是肉、禽和海產品及其汁水,含有危險的微生物,在準備和儲存食物時可能會污染其他食物。
3
做熟
?食物要徹底做熟,尤其是肉、禽和海產食品
?湯、煲等食物要煮開以確保達70℃,肉類和禽類的汁水要變清,而不能是淡紅色,最好使用溫度計
?熟食再次加熱要徹底
歌訣:
肉禽蛋品要煮熟,貪吃生鮮是糊涂。
蟲卵病菌需殺盡,再度加熱也要足。
為什么:
適當烹調可殺死所有危險的微生物。研究表明,烹調食物達到70℃的溫度可確保安全食用。需要特別注意的食物包括肉餡、烤肉、大塊的肉和整只禽類。
4
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
?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
?所有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卻(最好在5℃以下)
?熟食在食用前應保持滾燙的溫度
?及時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
?冷凍食物不要再室溫下化凍
歌訣:
熟食常溫難久藏,食畢及時進冰箱。
食前仍需加溫煮,冰箱不是保險箱。
為什么:
如果以室溫儲存食品,微生物可迅速繁殖。把溫度保持在5℃以下或60℃以上,可以使微生物生長速度減慢或停止。有些危險的微生物在5℃以下仍能生長。
5
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
?使用安全的水或進行處理以保安全
?挑選新鮮和友誼健康的食物
?選擇經過加工的食品,例如經過低溫消毒的牛奶
?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凈,尤其是如果要生食
?不吃超過保鮮期的食物
歌訣:
飲食用水要達標,菜果新鮮仔細挑。
保質期過不再吃,莫為省錢把病招。
為什么:
原材料,包括水和冰,可被危險的微生物和化學品污染。受損和霉變的食物中可形成有毒化學物質。謹慎地選擇原材料并采取簡單的措施如清洗去皮,可減少危險。